歡迎來到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學!

學校資訊

校訓:誠、毅、博、勇

學校資訊-中心工作

2021年南安一中教代會工作報告

來自:南安一中    發布時間:2021-01-03    閱讀數:2966

補足短板 滋養內涵

加快建設全國一流名校而努力奮斗

 ——2021年南安一中教代會工作報告

陳國璋

各位代表:

2020年是我校繼舉辦80周年校慶之后,又一次提高學校美譽度的重要一年。我校取得的教育教學成果獲得了泉州市委和南安市委的大力肯定,在申報全省示范高中進程中所取得的進步也得到省教育廳的進一步認可。 

現在我代表學校向第十一屆四次教代會、第十二屆四次工代會作學校工作報告,請各位代表審議,請列席代表提出意見。

一、目標成績怎么看

(一)目標擘畫

1、中長期目標

1)遠景規劃建設全國一流中學,力爭3年內,學校各項教育指標進入全國500強。

2近景目標:福建省普通高中示范學校、建設課程改革示范學校。          

2、教學目標:推進國家優質教學資源建設;高考成績穩定在福建省前20爭取15、泉州前3名,清北人數爭取位列全省前10名,奧賽成績穩居全國百強并實現位次突破;中考成績爭取泉州第15名、南安第1,初中學科競賽爭取進入泉州前20名。以優異的教育教學質量滿足南安人民對優質教育的更高要求。

3、德育目標:建設全國文明學校,力爭成為全國德育先進單位;建設國家特色項目學校,建成以籃球、足球、田徑等項目的全國一流體育特色學校。實現特色德育課堂的架構包括體音美的第二課堂和心理健康、勞動教育的推陳出新,走向全省甚至全國示范。

4、建設目標:以綜合管理、設計組合拳令兩區的硬件建設和辦學環境走在全省前列——對校本部進行地面工程的改造升級,立項設計科技樓、地防工程及教學樓宇空中走廊,實現樓宇的互聯互通和一站式抵達;在兩區營建融擊劍、射擊、攀巖、網球、高爾夫為一體的特色小型體育館,力爭勞動節前全面開工,以豐富的設施助力體育特色課堂成為學校的新標桿。投資3--4個億建設奎霞分校,并通過教育教學輻射指導引領,使之更快建設成為一級達標中學。

5、社會目標:爭取獲得更高的社會認可度,重構優秀學校文化,辦學質量、文化在國家省地市媒體進行推介,在全省形成強有力影響在全國逐步擴大影響,不斷提高群眾的滿意度。

成績佼佼

1、成績輝煌:2020年我校中高考取得雙豐收,奧賽清北成績閃耀。高考福建省前100名文科3人,理科4人,位居福建省第10名;清北強基錄取4人,總人數全省并列第3名;10名同學被清華北大錄取,居全國百強;藝考類考生全部上本科線,并考取中國美術學院等著名藝術院校;特殊類型招生錄取控制線上線率達76.1%。奧賽省一等獎人數居全國77名,985院校錄取122人,211大學錄取261人,雙一流大學錄取272人。

中考550分以上94人,考入我校高中部73人,位居南安市第2名;進入南安市前102人;保送生錄取8人,自主招生錄取4人,居南安市第3名。物理、歷史滿分各有4人;地理滿分10人,A22.91%;生物滿分29人,A22.41%。

2、人才引進:積極爭取主管部門的支持,采取外引內聯的辦法,高中部面向部屬高校招收碩士研究生,吸引了來自黑龍江、安徽、江西等地的優秀人才,為我校的多元文化交流助力;初中部面向南安市選考部分優秀教師,不斷壯大教師隊伍,重視人才的結構組成并提質提優。

3、招生優化設立第二屆圓夢班,面向泉州市招收成績優異的初中畢業生,擴大我校的辦學影響力和吸引力;繼續采用保送生和自主招生考試相結合的辦法選拔優秀的初中畢業生,實行獨立編和分層教學,讓更多學生得到量身打造的富有針對性的教學安排,在更好的平臺上高定位、早出發、快起飛,真正實現按需規劃、精準教學,讓部分優秀學生能更高效地成長發展,同時引領學校教學教研模式的不斷打磨更新和飛躍,做到了理念先行、實施落地和實效驗證的改革閉環,在省市形成了較大的影響。

4、重視改革力度不斷加大,學校各個層面進行了地毯式巡檢和倒逼式反思,壯大辦學規模,提高學校影響力的同時還重視細節打造,力爭把先進和優秀的理念貫穿到工作管理的每個環節中。實行掛圖作戰和閉環工作,列出重要項目的時間表、路線圖,采用推進和督導雙線并行的舉措,讓項目的進程得到步步堅實完善的落實。

目標是我們把舵正確定位、聚力遠航的準星,選擇眺望遠方才能一山更比一山高,才能心懷夢想一往無前地拼搏。成績是學校前進征途上的每一個堅實的腳印,讓我們踏石有印地在總結中提升,在經驗中完善,在輝煌里超越。

、存在問題怎么辦

(一)勤于反思

1、文化建構高度不足。學校培養出的大科學家、實業家、政治家還不夠多,至今畢業生中還沒有院士和高級別的黨政領導。凝聚全校師生的大新文化核心精神,塑造鮮明南一文化品格還有待進一步提升。文化內涵將滋養學校的氣度、胸懷和底蘊,并拓寬學生的視野和啟發發展方向。我校還將進一步思考沉淀和提升,使之成為打造學校品牌、浸潤師生氣質的內驅力,推動學校巨輪行穩致遠。

2、各項頂尖人才不足。學校競爭是管理理念之爭,也是人才之爭。我校在省里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教師數量還有待提高,優秀的教師團隊還有待進一步形成,奧賽教練隊伍還有待形成梯隊序列,體音美勞心等學科教師還存在缺額不能令相關課程有足夠師資儲備以求專業化精尖化;我們的骨干和中堅還需成團共進。我校在通過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培養計劃、人才養成思考、奧賽團隊組建等內化進階,也將引進更多更高層次的人才,促進辦學層次提升。

3、招收生源參差不齊。因為地區教育發展的不均衡,我市初中和小學生源質量還有些參差不齊,我校在選拔和培養上還需更多思考和磨合提升,以應對中高考的選拔。我們正在思考5+2+2組合,在校內開辦小學提速班、初中精簡班、高中質優班的“教學直通車”,變新變頻,打造教育新模式。思考走前列,把舵新航向,我們將論證思考迅速落地推行的可行辦法。

4、學科教研拓展不夠。相對于廈門、福州、泉州等地市,我校在教研的廣度、深度和層次上還有待于提高。推廣校本作業、提高命題精準度、聯合命題聯合考試、網上學習博采兼通,我們的步伐將越來越大、越來越快。

5、應變調頻速度不快。應對多元更替的教育變局,我們的思考節奏還不能緊跟高考變頻的速度,潮頭把旗的勇氣和先行高蹈的決斷還不夠,打破固有思維的框架和力度也還不足。這需要我們全體一中人拋棄舊模式、走出舒適區,敢拼敢闖,無論你在哪一個年齡區段,變化一樣公平、機會總是均等、挑戰同樣嚴酷。高考新政、數據測控、信息綜合、縣管校聘,社會大環境已經是跳躍式地翻頁,時代的挑選已經來到每個人身邊。

6、建設資金缺口尚大。資金后續支撐不足,學校的高速運轉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我校通過向政府申請撥款和聯系社會各界、校友獲取資助,但學校長遠發展和信息時代的提速以及示范高中的現代化建設還急需資金的后續支持。后勤改革步伐還要加大加快,讓學校各項建設更及時高效服務于教育教學。

(二)具體措施

1、打造三支隊伍,思考構建文化,管理科研并進。

1打造干部隊伍:實現干部的新老交替,選拔一批年輕干部充實到管理隊伍中,提升隊伍的活力創新力,形成更好的梯隊建設。關注年輕干部的培養、專業成長,讓更多干部獲取開闊的成長空間和鍛煉機會,創設更多平臺讓干部得到展示和提升,共同為學校的發展傾注熱情和才智。

2構建名師團隊:學校發展需要教育教學的領頭雁,我校成立特級教師培養對象團隊,通過目標引領、申報條件比照、課程課題的規劃等宏觀建構,引領一批優秀教師提高站位,打磨專業,成長為學科領航員,帶動學校教學教研水平的提升。奧賽一直是我校的辦學特色,我校在奧賽中取得了全國百強的成績,這是默默耕耘的教練員們辛勤努力的結晶。目前,我校正著力組建奧賽教練團隊,讓奧賽訓練品牌化、專業化,實現我校團隊協作和整體運作的機制,以期奧賽成績穩定在全國百強,成為中學中的佼佼者。

3)優化青藍團隊重視教師培養晉級發展,推出“青藍”工程。力爭使青年教師5-8年內成長為一級教師,10-15年內成長為高級教師。以各階段教師需求為起點,構建研修新樣態,激發教師原動力,同傾心力一盤棋。圍繞學校的持續性發展戰略,通過理念引領、思路解碼、好課研磨、評課促進、課題指路等方式實現扎實的基本功傳遞和深入的學科思維接力。鼓勵骨干教師規劃指導、強化擔當,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要求青年教師思想上同向、行動上同頻,努力打造青年隊伍成為“虎狼之師”。

4)大新文化聯脈:我校挖掘學校歷史,以校址發祥地大新山為基脈,凝練大新文化,使之成為南一人繼往開來、一脈相承的文化源流。80周年校慶出版《大新之道》回顧歷史、涵養文化,把南一精神凝固成典雅的時光記錄;由謝萬智作詞、吳翰之、彭小紅譜曲蔣大為演唱的校園文化主題歌《大新放歌》把大新精神熔煉為飛揚的音樂旋律;結集出版《南一往事》《成長在南一》《南一故事》等書刊,回溯源流,匯聚眾智,把南一發展匯聚成動人的故事河流;校園理念、文化形成宣傳系列得到《中國教育報》《福建日報》泉州電視臺《海絲商報》等媒體的重點推介和宣傳,大大擴大了我校的影響力。

5)科技特色顯著:大力發展科技創新教育,不斷促進學生特色發展。我校把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引領學生沖擊具有影響力的各級學科競賽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教學工作來抓,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發掘科技創新教育潛力,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豐富辦學的特色內涵。進一步完善學科培優、競賽輔導的管理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南安一中學科競賽管理辦法》,《南安一中學科競賽獎勵辦法》《南安一中“科技強國”基金會獎勵方案》。既有對過程的管理與規范,又有對結果的檢測與獎勵,確保學科競賽工作的高效有序進行。學科競賽全面開花,為學生攀登學科高峰和參加高校強基計劃奠定基礎,成為學校的一大辦學特色。

2、應對高考新政,把準信息動向,迅速變頻超車。

我校潛心研究應對新形勢新高考,優化過程,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更高要求。

1)加緊教學內化:緊跟新高考形勢從教學方式、命題精準度等方面迅速調整戰略,提升教育教學實效。要求學科設立更多校本作業,形成富有針對性的教學檢測。在學科測試中要求自主命題設置預估分差,提高考試的精準度和有效度。通過學科磨課、磨題不斷提升教學的優質高效,通過雙向細目表讓師生形成更頻繁的互動,讓教學的針對性得到進一步的深化。

2提高集備質量:以學科教研組、年段備課組為單位,組織全體教師開展新課程理論研究,并運用理論來解決課改中出現的問題。通過舉行教師基本功測試提高對高考題目的熟悉把控和深入研究。推進校本教研成果化,引導教師積極參與各級技能賽。疫情期間,積極推動線上教學案例及視頻比賽,收集教學案例三十多份,線下教學期間,組織老師參與泉州市三優聯評,均取得優秀成績。

3重視思想引領:先進理念是帶頭尖兵,我校突破常規框架,主動思變求變,感風氣之先,行破冰之路。我校先后派出多批教師分赴河北衡水中學、山東實驗中學、廈門一中、廈門雙十中學、莆田一中、泉州五中都省內外名校,學習名校先進理念,結合我校實際不斷調整,向名??待R,追求與名校比肩;邀請師大附中、廈門一中、廈門教科所等專家蒞校舉辦講座,及時跟進高考改革方向,不斷調整教學安排。在學習中尋找差距 、補齊短板,高速前進。

3、優化課堂平臺,改變評價方式,促進質量提升。

(1)創設豐富平臺:探索課程+體系、課堂+模式,提高教學效率;探索平臺+,探索適合、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推進第二課堂建設,培養多元人才。我校攀巖、舞獅、擊劍、網球、射擊、國畫、聲樂、籃球、足球、高爾夫、南音、詩社、木工、電工、陶藝、人工智能等課程激發了同學們的興趣,也使課堂大大擴容和豐富。學校還開辟了校園勞動基地,以班級為單位,栽花種菜,是勞動教育,也是走近生活,還能釋放壓力。我們鼓勵更多老師參與到校本課程的教學中,讓老師們更多施展才能,在第二課堂中拓展專業邊界,豐富教學生涯。

2)改變評價方式:我校能積極繼續探索高中階段新課程改革的方式和新課程改革的高考方式,主動變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改革評價方式,探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教師不斷提高和課程發展的評價方式,建立多元、有效改進教學實踐的評價體系。進一步深化學分制管理的改革,完善《南安一中高中部教育教學獎勵方案》《南安一中初中部教育教學獎勵方案》《南安一中高考獎勵方案》和《南安一中考獎勵方案》。研究《高考評價體系》,學習高考改革的目標、科目與內容、命題原則以及高校招生錄取模式等方面內容。

4、協同家校一體,對接初中學校,鏈結高?;ヂ?。

1豐富家校載體: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與聯系,充分發揮家長學校的宣傳與指導作用。舉辦優秀家長表彰會,落實學校家訪制度,邀請家長到校舉辦講座、勞動教育指導、參加親子文體活動,家長參與學生的教育,形成良好的家校交流。

2密切生源學校:加強與初中學校的聯系,互通情況,互相幫助,互相配合。成立招生隊伍,走進各初中校進行招生宣講。邀請初中學校師生來校參觀,借以宣傳我校,讓更多的人了解我校。通過向初中發喜報等,為我校招生做好有力的宣傳工作。

3重視高?;ヂ摚?/span>拓寬建設高校優質生源基地校,加強與全國各大學之間的聯系,了解各大學本年度的強基計劃招生及高考招生錄取情況,主動向高校介紹我校畢業生的生源情況,為我校學生踏入理想的大學助一臂之力。

4延展激勵課堂邀請國防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等著名高校蒞校舉辦了40多場講座,讓同學對前沿科學有更近距離的認識,對未來有更明晰的思考。請國家女排前主教練陳忠和走進校園,詮釋女排精神,同學了解女排絕地反擊、逆境奮起獲得滿滿的精神能量;邀請曾八世界冠軍的前乒乓國手郭躍華為同學們介紹成長之路,以榜樣引領不懈奮斗、不畏艱難、不登巔峰不止步的精神內涵。要做就做最好,這也是我校一以貫之的追求卓越、把優秀當成習慣的理念。目標向前,先人一步,我們重視拓展學生視野,心懷遠方才能把夢想抵達。

5、凝聚各界力量,調動多方因素,推進百年示范。

學校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關注和支持,得到上級部門劃撥建設專項經費的大力支持,我校成立校友總會和各地校友會,充分挖掘校友資源,蔡永年總會長累計為學校捐款近1600萬;香港校友會蔡清華會長成立蔡漢水教育基金100萬、捐資300萬冠名南安一中清華樓;名譽會長侯昌財出資2000萬建設昌財體育館將成為學校的新地標并出資400萬用于校本部地面提升工程;九牧集團捐資包括玉麒麟一對、創客實驗室、初中筑夢班、高中圓夢班等共約600多萬;呂剛強副會長捐資近300萬用于獎教金和教職工服裝等,陳德恩校友捐款200萬設立獎教金、100萬設立南安一中科技強國基金助力學子圓科技強國夢,為國家科技戰略做貢獻;吳佳盛先生設立奧賽專項資金助力奧賽隊伍建設;王添茗鄉賢捐資50萬用于江北校區主控室建設。此外,還有江蘇中遠集團資助我校圓夢班、福建省黃仲咸基金會長期對我校進行獎學助學活動等等,社會各界大力支持我校的成長和發展是我校前行的巨大動力。校園環境美化亮化現代化,各項設施齊全,大大助力學校發展更上臺階。

6、環境底蘊深厚,設施逐步完善,現代規模初成。

深化兩區校園綠化、亮化、彩化、香化、現代化的“五化”建設,完成兩區景觀提升工程等,初步實現“校在森林中,人在花園里”的愿景;

(1)實現設備高配:按省一流標準添置音樂、美術、體育等教學器材,落實體音美、陶藝、鋼琴演奏室等功能場館建設,實現育人環境轉型升級,彰顯多元育人目標和追求卓越的價值追求。

(2)推進現代模式:推進智慧校園建設,落實國家信息化2.0行動要求,實現課程、課堂及評價時空維度拓展,利用大數據,重視過程性評價。

(3)功能綜合架構:推進“三項”升級(校園場館室等功能場所、集備機制、教科研輻射),“四個”進程(信息化2.0、分層教學、高考綜合改革、選科走班),“五園”建設(文化圣園、溫馨家園、學習樂園、智慧園、書香校園),辦學環境持續優化。

4)項目迅速推進:昌財體育館、網球場、標準化考場、教師宿舍樓升級改造、錄播室建設、人工智能、機器人工作室、創客實驗室、航模室等規劃項目正有序推進。校本部正進行地面工程的施工,取消原本各條道路的中部隔離帶,移植紫荊花、芒果樹等植被,讓道路彰顯開闊格局,并實現通車便利。設計科學樓,地下三層做防空避險,兼做停車場。地面五層做科技、體育場館,設置觀光電梯,展示現代元素,并架設空中走廊實現校園教學樓群的互通互聯,提升效率。

三、未來一年怎么干

(一)繼續優化人才培養

1、著力引進博士、碩士生、985工程研究生,集結更多優秀人才。提高站位,通過向政府申請高學歷人才職稱評聘、資金鼓勵等相關政策,筑巢引鳳,吸引更多人才共同推進我校持續發展。

2、著力培養具有博大胸懷、戰略性眼光、統攬全局的綜合型行政管理干部。通過組織行政團隊參加教育培訓、跟崗學習和理論指導,提高行政管理團隊的整體作戰水平。

3、著力培養具有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專家型教師和理論型高層次人才,實現更多智力輸出。通過師從專家、外聯內化、目標前移、論文加壓、課題深化等方式讓老師們在專業成長上加壓加力,團隊互助,自我成長。

(二)努力創建溫馨家園

1、爭取更多高級、一級職稱,讓老師們的努力得到專業認可,并在福利中得到具體體現。目前,我校已經爭取到高級、一級、初級職稱比例為4:5:1,我們還將繼續爭取政策突破,讓更多扎根一線、默默奉獻的老師能獲得更快的職稱進階。同時,采取目標式列表、補齊式填空對老師們的論文、課題完成時限進行階段提醒,為老師們的送教下鄉開設綠色通道,讓老師們能備齊職稱條件,及時順利晉升。

2、設立更多獎教基金,讓我們學校老師的收入居于南安市教師的前列。我們的老師一直以來無怨無悔地超負荷運轉,我們將積極爭取更多社會資金的注入,并通過獎教基金的設立,為老師們創造更多福利。

3、調動各方因素,為老師們的成家立業,子女就學、就業給予更多保障。學校也十分關注老師們的家庭穩定,我們還將發動群眾力量繼續推進單位聯誼等形式讓更多年輕教師走出校園,更好地組建美好的家庭;通過和相關單位聯系,更好地幫助老師們解決子女的入園、就學、就業問題,讓老師們能更安于教、樂于教。

(三)前瞻推進綜合改革

1)思考教學2+4、5+4模式改革,使高初小銜接更加緊密。創辦小學5年提速班、初中2年精簡班、高中2年質優班的教學直通車,嘗試定點培養,閉環管理,打造新型高效的教學模式。

2)繼續推進保送生、自主招生等招生制度,繼續推進分層教學。固化原有管理和教學經驗,并嘗試推進和變頻,爭取更多政策,思考更多培養優秀生的新思路、新方法。

3)重視大學優質生源基地建設。擴大生源基地“朋友圈”,主動對接高校,引進大學教授到校開設講座,介紹學科研究成果和專業設置,讓同學提早進行選科思考與生涯規劃,促進學生把握方向、贏在起點。

4)推進六大中心行政改革,形成頂層設計思路,把行政工作功能細化、規范化,促使工作的高效運轉。推進掛圖作戰和多項改革閉環工程,在隊伍建設、示范高中內涵提升、高考綜合改革與質量提升、文化建設中堅持項目化運作、目標化管理、責任化落實、進程化管控、節點化督查,實現高效優質的學校建設。

5)創新奧賽團隊管理模式。設立奧賽學科梯隊,通過培養奧賽教練新生力量,讓我校奧賽成果得到鞏固和發展。在團隊的協同作戰中,形成奧賽高效接力,取得奧賽成績的新突破。

(四)完善校友總會機制

推進校友會建設,成立澳洲、南京、昆明校友會,重組廈門校友會,組建一支運作高效的校友隊伍,成立更大基金儲備金,爭取從1000萬達到5000萬。

(五)面向國際高位發展

走國際化道路,推進國際交流與華文基地建設,同德國、菲律賓、臺灣、香港等建立結對學校,進行文化互訪和教育交流,拓展學生的眼界視野。

(六)全面思考開拓格局

創新兩區一分校管理模式,適時推進國際部、小學部建設。不斷夯實校本部質優建設、推動江北校區提速提質建設,通過教研帶動、資金支持等方式幫助奎霞校區盡快成長。并逐步設計國際部和小學部的建設構想,讓學校獲取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四、合力前行

1、市委市政府主管部門的支持。南一發展一直得到市委市政府主管部門、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我們今后還將繼續努力,不負信任和重托。

2、全體校友社會各界理解支撐。我們有最廣泛的聯盟,集聚眾人的合力共同推進學校辦學更上層樓。

3、全體師生共同努力。這是我們最根本的力量,是學校前行的根本保證。希望全體老師心放在學校,力用在教學,智用在發展。

4、一中歷史積淀文化人才。南一八十年的歷史積淀構筑學校深厚的文脈根基,這是一方沃土,我們將在滋養中盛放。

 

代表們、老師們,時序新張鵬舉翼,揚帆奮進潮頭立。讓我們凝聚共識、集聚智慧,匯聚力量,為推進建設全國一流名校的新征程而努力奮斗!

謝謝大家!

 

 

 


咨詢熱線

0595-86382402
7*24小時服務熱線

關注微信

二維碼掃一掃添加微信
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19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學
色噜噜狠狠色综无码久久合,欧美日本亚洲一区重口,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21,国产福利300合集第21集,337p大胆日本欧美人木艺术,国产农村女人在线播放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